張永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當前,我國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是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挑戰,大力提振消費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行動方案將擴大消費的宏觀經濟政策導向具體化為各方面的措施,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從多個角度提出了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是一個全面翔實的行動方案。
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抓住了促進消費的根本,有利于夯實居民消費的基礎。收入是居民消費的基礎,只有居民收入持續實現增長,才能促進消費持續增長。專項行動方案把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第一條,找到了消費問題的根本。行動方案明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前兩者覆蓋了促進增收的主要方式,第三條關注到了增收的重要群體,而拖欠賬款問題是當前影響居民收入的關鍵問題之一,尤其是對企業的拖欠賬款不僅會直接影響到企業工資的發放,還會對企業生產運營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加大群眾就業增收面臨的壓力。方案提出對拖欠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賬款“應付快付、應付盡付”,非常具有針對性。
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對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將發揮重要作用。生育、教育、醫療、養老是現階段促進居民消費最為重要的領域。專項行動方案從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等方面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從擴大學齡人口凈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等方面強化教育支撐,從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方面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通過推動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提高專項救助水平,強化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等措施保障重點群體基本生活,這些政策覆蓋了居民最為關注的領域,具有突出的民生導向。
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和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提出了針對兩大消費類別的行動方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正處在服務性需求潛力較快釋放的階段。中國人民銀行每個季度都進行城鎮儲戶問卷調查,近年來多個季度的調查報告顯示,城鎮居民未來消費意愿排名的前四項均為服務性消費支出。行動方案從六個方面提出了擴大服務消費的舉措。大宗消費涵蓋汽車、住房、家電等大類消費品,這些商品在我國城鄉居民家庭的普及率已經比較高,但隨著新能源和人工技術的發展,這些產品在綠色化、智能化水平方面都有很大提升,行動方案把重點放在消費的更新升級上,順應了當前產業發展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消費品質提升行動從分類制定提升服務品質政策,打造更多中國服務品牌入手,強化消費品牌的引領作用。同時,通過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從而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
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和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旨在提升居民的消費意愿。行動方案從保障休息休假權益入手,為居民文化、娛樂、旅游消費創造更多的機會;通過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等途徑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通過完善城鄉消費設施增強居民消費的便利性。通過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及時清理對消費的不合理限制;通過清理整治各類市場準入壁壘,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這些舉措有利于更好發揮居民的消費潛力。
行動方案提出了比較全面的完善支持政策。方案強調,要加強促消費政策協同聯動,加強財稅、金融、產業、投資等政策與消費政策的協同,促進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構建更加有利于促消費的政策體系。明確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提振消費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按職責分工切實履行責任,加強協同聯動。這些將有助于推動提振消費各項政策措施更快更好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