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創新設立債券市場“科技板”,加大對科技創新領域的融資支持。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進一步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引導債券市場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同日,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推出科技創新債券 構建債市“科技板”的通知》,在銀行間市場創新推出科技創新債券,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強度和水平。
今日,記者注意到,交易商協會網站公告顯示,兩家深圳企業已在首批科技創新債券發行名單中。
其中,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1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募集資金用途為優化公司負債結構,補充公司營運資金,為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建設及數字化制造升級賦能。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發行合計1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期限為3年和10年,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向旗下母基金出資,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AI與具身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科創領域,精準匹配“投早、投小、投長期”需求。
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初,在中國人民銀行潘功勝行長公開宣布相關制度安排后,深圳市委金融辦會同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深圳證監局等金融管理部門、相關政府部門,召開債券市場“科技板”動員座談會,組織20余家科技企業、金融機構、創投機構、擔保機構,就助力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進行深入探討。
據介紹,深圳還提出了“四個一”目標——成立一個工作專班,建立一個工作機制,儲備一批優質重點項目,聚集一批有實力的中介機構,鼓勵轄區機構積極爭取落地首批“科技板”債券項目。
就目前債券市場“科技板”的工作進度,央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公開介紹,針對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的特點,對科技創新債券的發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評級等制度安排進行了完善,健全了與科技創新融資特點相適應的配套規則體系。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目前看,市場各方響應非常積極。初步統計,目前有近100家市場機構計劃發行超過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預計后續還會有更多機構參與。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是資本市場重要的職責使命。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既是健全資本市場功能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科技創新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