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 陳思琦、石恩澤 深圳報道
6月30日,在深圳高成長企業俱樂部舉辦的“AI新紀元:機器人商業化破局”主題直播間,一場關于機器人賽道商業化的論戰正在上演。
訪談期間正值高考季,深圳具身機器人公司的高管們在專業選擇上,給正在填報志愿的準大學生們提供了一些建議。
智平方副總裁、戰略負責人莫磊表示,以前大家總是調侃“條條大路通碼農”,而碼農們的邏輯能力,又是硬科技公司所看重的。但實際上,對企業而言,更看重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現在AI技術日新月異,公司需要畢業生在有邏輯能力的同時,保持高度自驅力來不斷學習新技術。
數字華夏聯合創始人、軟件與交付中心總經理陳軍民表示,自家公司對名校非常看重,因為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太新了,必須要那種創新的,學習能力要相當強的人才。同時,在專業方面,數字華夏更偏研發,優選數學、計算機、人工智能、機器人這些專業的人才。
華峰資本管理合伙人姜春陽表示,在他們平時關注創業者畫像或優秀人才畫像的時候,更看重交叉學科人才。他認為,在中國社會,人才在學科上越交叉,稀缺性就越高。這也會讓畢業生往后職業生涯的延展性和就業穩定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