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2024年,中國軟件行業在數字化轉型浪潮與宏觀經濟增速下滑的雙重作用下,步入深度調整期。
A股155家軟件上市公司年報數據顯示,行業營收與利潤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頭部企業憑借AI、云服務、游戲等新興賽道實現高速增長,而尾部企業則在預算收縮與技術迭代中艱難求生。
與此同時,超六成企業做出應對,折射出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效率優先”的殘酷洗牌。
營收分化加劇
2024年,A股155家軟件板塊上市公司營收呈現顯著分化,行業營收均值為21.85億元。
其中,科大訊飛、ST華通、寶信軟件、寶信B、東軟集團五家企業躋身“百億營收俱樂部”。
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營收同比增長18.79%,時隔兩年重回雙位數增長;ST華通則憑借旗下游戲子公司點點互動150億元收入(同比增長155%),實現70.27%的超高速增長,游戲業務占比高達70%。
與此同時,行業尾部企業生存壓力凸顯,方直科技、*ST匯科、樂創技術、數字人4家公司營收不足1億元。
從增速看,155家企業中僅45%(70家)實現營收正增長,55%(85家)出現下滑,呈現明顯結構性分化。
“高增長陣營”中,亞信安全營收同比增長123.56%、云天勵飛-U增長81.3%、麒麟信安增長75.24%,ST華通營收增長70.27%。
據悉,亞信安全受益于電信、金融、能源行業的數字化投入加大,數智業務成為新引擎;云天勵飛則通過企業級AI解決方案和消費端智能硬件實現業務放量。
此外,ST華通、蜂助手、達夢數據等14家企業增速超30%,多集中在云服務、AI、游戲等細分賽道。
“下滑陣營”中,數字政通、凡拓數創、新迅達、*ST匯科、霍萊沃、數字人等公司降幅均超30%。
部分企業受政府及企業IT預算收縮影響,項目延期、回款周期拉長成為普遍痛點。
比如,數字政通在年報中直言,報告期內,部分客戶因資金緊張導致項目招投標、合同簽訂及驗收進度普遍延后,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收入規模。公司管理層指出,未來將繼續加大在“一網統管”等創新業務的研發投入,但短期內市場困境難以迅速扭轉。
多數企業利潤下滑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軟件行業155家樣本企業中,96家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盈利,占比61.9%,但盈利質量呈現顯著分化。
其中,9家企業凈利潤突破10億元大關,包括寶信軟件(工業互聯網)、金山辦公(辦公軟件)、愷英網絡(游戲)等細分領域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ST華通以“黑馬”姿態躋身頭部陣營,其凈利潤增速與體量均位列行業前列。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59家企業陷入虧損。
在虧損企業中,用友網絡、昆侖萬維、航天宏圖、四維圖新去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超過10億元。湯姆貓、萬達信息、芯原股份、云天勵飛-U、東方通、科藍軟件、ST凱文、華宇軟件虧損超5億元。
在盈利增長維度,63家企業實現凈利潤正增長,其中31家增速超過100%。
高增長企業呈現明顯的“小而美”特征:光庭信息、品茗科技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92.87%、153.27%,兩家公司分別深耕汽車電子軟件和建筑信息化。
與此同時,近六成企業面臨盈利下滑的壓力,歸母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100%的企業達到31家。*ST惠程、三維天地、北信源、凡拓數創、富春股份、安博通等公司歸母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1000%。
部分企業將虧損加劇歸結于市場環境變化以及研發投入增加等。
譬如,昆侖萬維將2024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兩大因素:AI研發投入的大幅增長以及投資收益的下滑。
三維天地表示,創新型軟件產品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人力投入大幅增加,導致主營業務成本上升;同時,為保持市場競爭力,持續投入研發與營銷,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增長。
六成企業員工下降
在軟件企業交出的年報中,員工規模變動成為觀測企業戰略方向的“晴雨表”。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在上述155家公司中,57家公司員工總數有所增長,和仁科技、佳都科技、漢朔科技、朗威股份、富春股份,2024年末員工總數同比增長超過20%。
然而,超六成企業的員工數量出現下降。
如麥迪科技的員工總數從1960人銳減至983人,減員比例高達49.85%;華如科技的員工數量從1000人降至564人,減員比例達43.6%;數字政通減員1786人,比例接近30%。
即使是行業龍頭,如用友網絡和廣聯達,也分別減員3666人和1886人,減員比例均超過15%。
減員的直接原因大多與企業業績承壓相關。
數據顯示,凈利潤大幅下滑或虧損的企業更傾向于減員。例如,科藍軟件凈利潤同比下降334.66%,員工總數減少20.22%;游族網絡凈利潤暴跌522.46%,減員比例達23.93%。
并非所有減員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部分企業雖然盈利,但增速放緩或面臨市場瓶頸,同樣選擇減員以優化效率。例如,中控技術凈利潤微增1.38%,但仍減員14.23%,反映出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的謹慎態度。
除了業績壓力,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迭代也是推動減員的重要因素。一位互聯網行業HRBP對記者表示,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普及,傳統軟件企業對低技能崗位的需求減少,同時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企業內部也將提升人效比視作重點。
記者注意到,部分虧損企業減員集中于低毛利業務線,反映出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型趨勢。
北京一位軟件行業高管向記者分析指出:“當前傳統軟件服務商的困境,本質上是行業從標準化產品向智能化服務升級過程中的必然轉型陣痛。在預算緊縮與數字化轉型的雙重壓力下,部分企業不得不通過人員優化等措施來應對挑戰,尋求新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