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張曉慧 深圳報道
“我們大力推動葡萄牙光明醫療集團落戶深圳。”3月20日,深圳在前海召開外商獨資醫院試點推介會,復星全球合伙人、上海復星健康集團CEO胡航在會上透露,這家承擔C羅等運動明星保健的歐洲醫療集團已經在深圳完成了選址,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注冊。
據了解,目前,深圳市衛健委已經出臺了相關支持外商獨資醫院試點的若干措施,涉及招引落地、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同時,外商獨資醫院項目列入各區重點招引清單。
可申請納入深圳醫保定點
2024年9月,商務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聯合發布《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包括深圳在內九省市設立外商獨資醫院。2024年11月,國家四部門公布《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具體條件。
一個月后,2024年12月舉辦的深圳全球招商大會上,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綠葉醫療集團與深圳市衛健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在深圳建設國際醫療總部和外商獨資專科醫院,成為《方案》發布后全國首個落地的外商獨資專科醫院項目。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2025年1月3日,綠葉醫療集團在前海取得外商獨資專科醫院的營業執照,目前已經確定選址。
3月20日召開的推介會上,深圳市衛健委系統解讀了支持外商獨資醫院落地深圳的政策,包括用地用房保障、財政支持增強、醫保政策優化、跨境執業便利化、國際醫療結算等26條。
在普遍關注的外商獨資醫院是否適用于醫保方面,深圳表示除在醫療服務項目定價上給予外商獨資醫院自主權以外,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獨資醫院申請納入深圳醫保定點。
用地用房方面,深圳將允許在全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以外舉辦外商獨資醫院;對符合規定的外商獨資醫院重點產業項目用地,出讓底價按深圳市產業政策及地價測算規則確定。此外,允許外商獨資醫院使用符合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和醫療執業要求的商業、辦公、工業等用房作為醫療用房;允許外商投資企業購置、租賃未投入使用的具有醫療衛生使用性質的政府投資用房;支持外商投資企業通過收購、并購、租賃等方式依法取得現有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所有權和運營權。
除了用地支持,深圳提出將支持社會辦醫的相關政策擴大到外資獨資醫院,比如按規定予以基本醫療服務補貼、基本醫療床位獎勵、醫院等級評審獎勵等支持。
而在外國醫師、藥械和技術臨床應用方面,深圳也給予了一定力度的支持,比如,為來深行醫外國醫師開通注冊審批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國外醫師可申報職稱評審;支持外商獨資醫院申報“港澳藥械通”等。
外商獨資醫院補充深圳醫療資源
加快外商獨資醫院布局將對深圳目前的醫療體系做出補充。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 :“外資獨資醫院的引入,不僅能緩解公立醫院的運營壓力,還能豐富醫療服務的供給結構,讓市民有更多高質量的醫療資源選擇。”
據深圳衛健委數據,目前深圳有12家港資醫療機構,占廣東全省40%;有509名港澳臺醫師取得醫生執業證書并在深圳長期執業。此外,目前深圳獲批使用臨床急需進口藥械62種,有10家公立醫院開展國際商保直接結算,2024年境外來深就診總數超過100萬人次。
郭萬達指出,如2012年投入運營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樣,外資醫院的引入將帶來技術、管理和服務模式的溢出效應。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有1779萬常住人口、8.5萬戶高凈值家庭,以及23.3萬長期在深居住的境外人士。外商獨資醫院進入深圳將進一步補充深圳的醫療資源。
而深圳在跨境醫療領域積累的優勢也將為外商獨資醫院落地深圳以及進行后續運營提供經驗支持。據綠葉生命科學集團廣東首席代表、副總裁陳進忠介紹,綠葉生命科學集團的制藥板塊的一個治療小細胞肺癌藥物已通過“港澳藥械通”進入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
此外,在一些區域,深圳已落地一些先行項目,比如前海正打造國際醫療服務集聚區,并出臺《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支持港澳醫療機構集聚發展辦法》;河套建立了深港聯動的粵港澳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