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近年來,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長期”的背景下,大量投資機構的投資重心逐漸轉向科技創新領域。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的綿陽,正吸引越來越多VC/PE機構投資布局。
近日,2025高成長企業CEO大會暨中國(綿陽)科技城“三江杯”創新創業大賽在四川綿陽舉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活動吸引來松禾資本、磐霖資本、凱旋創投、深創投等知名機構,以及面壁智能、鎂伽科技等明星企業的參與。
活動現場,共簽約9個項目,總投資26.5億元,涵蓋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簽約基金共6只,其中包括綜合性平臺基金組建,設立產業母基金、科創基金、創新創業人才基金、專項基金等。
“綿陽擁有深厚科研基礎,在當前創投全面支持科技創新的時代,將成為科創企業、創投資本的重點布局區域,在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大有可為。”清科管理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說。
創投機構看好綿陽科技產業發展潛力
據了解,綿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第三大經濟體,也是建設中國西部科學城的主要承載區。近年來,綿陽大力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著力構建重點產業建圈強鏈“587”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水平,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型顯示、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引領綿陽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科技領域積累深厚的綿陽,也吸引諸多VC/PE機構的關注和布局。磐霖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長李宇輝表示,綿陽本身就有較為深厚的科技產業基礎,聚集了一系列實力強勁的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同時,綿陽發布的7個最有前景的新興領域里面,大部分細分領域磐霖資本都有投資或涉及。
“我們在成都有科技基金和醫療基金,在科技領域,團隊可以結合綿陽的優勢產業加大相關布局,去挖掘并支持一系列早期優質企業,為當地的產業發展發揮我們專業投資機構的作用。”他說。
深創投集團副總裁張鍵表示,目前深創投已經跟綿陽的一些機構建立了聯系,也看了不少項目,接下來希望在這里大展拳腳。
關于引導基金助力綿陽產業發展的話題,張鍵提出三點建議,首先,引導基金的定位要相對準確、目標要明確。第二,要選擇好的基金管理人,才能進行好的風險管控,帶來想要的投資回報。第三,要堅持市場化運作,如果全部變成政策性導向,可能會跟想要的結果產生較大的出入。
凱旋創投董事長陶冶認為,跟深圳、蘇州等地相比,四川以及綿陽的創投生態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少行業的龍頭領軍企業。
“我們希望把沿海的一些行業領軍企業拉過來落地發展,通過政策杠桿和本地的資源助力、生態環境的搭建,幫助本地在未來10年、20年長出像上海中微、深圳大疆這樣的企業。讓這些企業能夠在西部立住,能夠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助力。”陶冶說。
在過去幾年,凱旋創投在以成都市為中心的四川省進行投資布局。同時,凱旋創投在成都設立了辦公室,建立了完整的前臺到后臺的團隊。“非常期待在未來的時間里,有更多企業能夠落戶四川、落戶綿陽,也有更多的資本助力本地優質企業。綿陽也是人杰地靈的地方,我們非常看好綿陽本地的創業家和技術人才。”陶冶說。
行業變局中,創投機構積極調整應對策略
活動現場,諸多投資人也談到最當前股權投資行業變化趨勢的最新研判,以及創投機構的應對策略。
張鍵指出,目前其實面臨的變化很多。一是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二是所有企業都面臨著卷價格的變化,三是退出環境的變化也很多。在變化的環境中,深創投團隊依然保持很強的信心,很看好中國的國運。
在實踐應對方面,首先,團隊的投資理念、投資邏輯在變化,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這其中就有許多變化,從前更多關注財務的分析,現在要更多關注技術的變化、提升對技術的認知;從前對商業模式更多關注,現在要更多關注技術趨勢、技術落地的路徑;從前更多去看如何讓企業更快規模化,現在要考慮怎樣更好地長期陪伴,能夠在技術方面提供一些賦能。除了提供長期資本之外,還要給企業提供更多的綜合服務。
第二是從投資策略來講,會關注企業的跨周期的能力。“我們想看哪些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夠穿越周期,哪些企業家能夠有韌性,在行業經濟的低谷潛心研發技術。很多偉大的企業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經歷磨煉之后發展起來的。”他說。
第三,比起追求短期的收益,深創投更多是服務國家長期的戰略,實現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有機統一。
磐霖資本自2010年成立起,就專注在醫療、科技領域展開投資布局。就科技領域來看,2010年以來,大家經歷了從消費互聯網到軟件服務、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到現在的硬科技投資的轉變。
李宇輝認為,目前,由于地緣政治的影響、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使得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硬科技顯得尤為突出。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商業航天、光電芯片等產業變得熱門,得到政策層面的鼓勵、相應的容錯機制更寬松,資金支持力度也會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硬科技領域的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確定性較強,很多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確實出現了技術被證偽、商業化不成功等問題。所以,磐霖資本在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的過程中,不僅關注高精尖相關產業技術的創新性,也越來越看重相關企業相關產品/服務明確的商業化前景。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壯大來自于科學界、產業端的專業人才、專家資源,以及持續迭代自身認知,緊跟市場。在投資的時候貼近產業,從市場需求出發,去挖掘符合技術創新且產品符合市場需求的企業。”李宇輝說。
同時,從出資主體角度看,國資和引導基金對于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于國有LP、地方政府肩負著發展地方產業、推進產業轉型的一些使命,所以很多GP需要按照國有LP的要求,完成招商引資的相關任務。目前,磐霖資本在生物醫藥和硬科技兩大板塊,也能夠與很多地方政府產業訴求契合,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都有不錯的實踐。
另外,資本市場對投資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是要投早投小,另一方面是要投后賦能并有效退出。這兩年,行業都加大了在投后以及退出方面的力度。磐霖資本今年的策略是投前和投后各50%的比重,并加大退出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