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澳門、北京報道
“我們希望圍繞交通領域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包括鐵路、港口、內河航運、機場等。這將助力肯尼亞建立以多式聯運為導向的交通基礎設施,促進肯尼亞與周邊國家的商品、資本、人員的互通往來。”肯尼亞道路與交通部副部長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指出。
6月10日至12日,第16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在澳門舉辦。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言時指出,希望加強非盟《2063年議程》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共同打造更加高效、低碳、有韌性的交通體系。
近年來,中國和肯尼亞攜手建設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蒙內鐵路、內馬鐵路一期在內的標準軌距鐵路(SGR),是肯尼亞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蒙內鐵路東起肯尼亞港口城市蒙巴薩、西至首都內羅畢,全長472公里,2017年5月31日開通運營;內馬鐵路一期從內羅畢向西北延伸到蘇蘇瓦站,全長120公里,2019年10月16日開通運營。該項目全部采用中國標準、中國裝備、中國技術、中國管理,開啟了中國鐵路全產業鏈境外落地合作的新模式。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在論壇現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指出:“未來,我們希望推動SGR項目取得新進展,將鐵軌從奈瓦沙延伸至基蘇木、馬拉巴,然后再延伸至烏干達、南蘇丹、盧旺達、剛果民主共和國。此外,肯尼亞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先需求之一,是建立‘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交通走廊’(簡稱‘拉穆走廊’)。這也為中肯兩國深化合作帶來機遇。”
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肯尼亞蒙巴薩港是東非最大港口,有22個深水泊位和2個大型輸油碼頭,可停泊2萬噸級貨輪。蒙巴薩港2023年貨物吞吐量為3598萬噸,約162萬個標準集裝箱。2021年6月,肯尼亞“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交通走廊”重要項目、拉穆港1至3號泊位工程1號泊位開始試運營。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強調,肯尼亞地處印度洋沿岸戰略要沖,拉穆港與蒙巴薩港作為東非與中非門戶,亟需建立高效運輸體系以促進國家、區域及國際運輸貿易發展。為此,肯尼亞優先推進“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交通走廊”多式聯運項目,同時持續完善“北部走廊”交通基礎設施及服務管理。這兩大運輸走廊為投資綜合多式聯運系統提供了絕佳機遇。
(肯尼亞道路與交通部副部長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供圖)
打造更多商業和物流中心
《21世紀》:你如何看待肯尼亞在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肯尼亞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在中國和肯尼亞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中,最關鍵的是標準軌距鐵路(SGR)。該項目不僅關乎肯尼亞的發展,還將影響烏干達、南蘇丹、盧旺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非洲國家。當前,SGR項目已建成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蒙內鐵路)、內羅畢-奈瓦沙標軌鐵路(內馬鐵路一期)。我們希望將鐵軌從奈瓦沙延伸至基蘇木、馬拉巴,然后再延伸至烏干達、南蘇丹、盧旺達、剛果民主共和國。
《21世紀》:蒙巴薩港對于推進SGR項目有何重要性?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蒙巴薩港是非洲最具競爭力的港口之一。該港口接收的肯尼亞及鄰國烏干達、南蘇丹、盧旺達、布隆迪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貨物吞吐量持續增加。從蒙巴薩港的國內市場以及中轉市場的吞吐量來看,SGR項目對于肯尼亞非常關鍵:一方面,基礎設施的完善,意味著可以從蒙巴薩港運送更多貨物。另一方面,伴隨鐵路線的開發,周邊城鎮具有邁向工業化發展的潛力。
目前,我們已經在蒙巴薩建立了經濟特區。隨著SGR項目取得進展,鐵軌線路進一步延伸,吸引了更多投資者,我們熱衷于打造更多商業和物流中心。
《21世紀》:中國和肯尼亞共建“一帶一路”有何新機遇?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肯尼亞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有許多優先需求,其中之一是建立“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交通走廊”(簡稱“拉穆走廊”)。這為中肯兩國合作帶來機遇。當前,(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拉穆港港口1-3號泊位已經建成運營。我們打算繼續建設新的泊位。此外,拉穆走廊項目還包括打造覆蓋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南蘇丹的公路網絡和標準軌距鐵路,以及建設石油管道、度假城市、機場、大壩等基礎設施。
整體來看,拉穆走廊將促進肯尼亞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等鄰國的聯系。以拉穆港為起點的“拉穆走廊”,與以蒙巴薩港為起點的“北部走廊”,將共同推動肯尼亞的發展。
創新混合融資方式
《21世紀》:當前,肯尼亞建設交通項目有何挑戰?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我認為挑戰主要有兩點。挑戰之一是成本。全球范圍內,建設基礎設施都是一項高成本的投入。我們正在尋求創新金融解決方案,以滿足肯尼亞對于基礎設施的需求。我們希望吸引私人投資,建設一些非常關鍵的基礎設施。比如,內羅畢快速路(Nairobi Expressway)就是由私人資本參與修建的。我們希望吸引社會資本,為肯尼亞的基礎設施項目注入資金,希望依托混合融資來推動肯尼亞以及其周邊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個挑戰是建立可持續且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 這意味著不僅要確保其環保性,更要使其能夠抵御當前頻發的洪澇、干旱等氣候變化沖擊,從而最大程度地延長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
《21世紀》:你對促進區域互聯互通項目融資有何建議?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我認為需要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如前所述,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昂,必須尋求創新的混合融資方式,吸引私人資本參與到包括SGR以及其他內河航道、港口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
建立多式聯運交通發展基礎設施
《21世紀》:未來五年,中國與肯尼亞在交通領域的合作預計有何重點?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我們希望圍繞交通的各個領域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包括鐵路、港口、內河航運、機場等。這將助力肯尼亞建立以多式聯運為導向的交通發展基礎設施,促進肯尼亞與周邊國家的商品、資本、人員的互通往來。
《21世紀》:在深化綠色基建合作方面,你有何期待?
Mohamed Abdulkarim Daghar:我認為諸如國際基建論壇這樣的平臺,有助于中國和肯尼亞兩國之間圍繞綠色領域討論雙贏的合作解決方案。此外,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等,雙方合作也日益深入緊密。
幾十年來,中國和肯尼亞保持非常良好的雙邊關系。未來五年,我們將繼續合作,推動雙贏的發展戰略落地。我們已經共同推動了SGR等有代表性的交通項目,期待未來開展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