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機警理財日報》作為南財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南財理財通的金牌理財專欄,目前細分了現金、純固收、固收+期權、固收+權益、混合、權益、衍生品七大類,已實現對銀行理財市場的每日追蹤。為了進一步反映銀行理財行業發展現狀,南財理財通課題組增設機警理財周報專題,力求及時準確研判理財行業趨勢、洞悉理財產品表現,以期為銀行理財行業轉型發展帶來參考價值。
【市場回顧】
債市方面,債市維持窄幅震蕩,資金面整體均衡偏松。6月13日DR007加權均價為1.50%;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至1.64%。股市方面,受伊以沖突影響,A股主要指數收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滬深300指數周跌幅分別為0.25%、0.6%和0.25%。板塊方面,有色金屬、石油石化、農林牧漁板塊周漲幅居前。
【破凈情況】
破凈理財產品數量變化不大。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15日,理財公司共有24,038只存續公募理財產品,其中136只累計凈值低于1,銀行理財綜合破凈率為0.57%。各投資類別理財產品破凈率較此前一周變化不大,權益類、混合類理財破凈率分別為51.28%和6.51%;固定收益類公募理財破凈率為0.15%;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破凈率為0。
各期限人民幣固定收益類理財破凈率維持低位,均在1%以下。其中,2~3年期限和6~12個月期限產品破凈率稍高,分別為0.35%和0.2%。
【新發情況】
產品數量: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32家理財公司上周(6月9日—6月13日)合計發行了447只理財產品(同一產品登記編碼下不同份額合并計算),股份行理財公司發行產品數量位居前列,信銀理財發行了34只產品,興銀理財發行了32只產品,華夏理財發行了31只產品。
產品特點:新發產品仍以R2(中低風險)、封閉式凈值型、固收類公募型產品為主,混合類產品發行數量為10只,占比2.2%,權益類產品無新發,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新發產品有2只。
產品定價:6個月以內短期限產品定價有所抬升。其中,1~3個月期限產品提高了0.31個百分點,6~12月、2~3年、3年以上期限產品定價繼續走低,3年以上期限內產品定價跌破2.5%,為2.35%,低于除1個月以內之外的所有產品定價水平。
產品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青銀理財上周發行了一只微含權系列的產品——璀璨人生成就系列人民幣理財計劃2025年308期(固收微含權),產品定位為封閉式固收公募產品,投資周期為384天,旗下A、B、C份額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2.5%~3.5%、2.6%~3.6%、2.6%~3.6%。
該產品系列是青銀理財2025年3月份推出的,主要是在“固收+”的基礎上,根據差異化的投資策略將權益資產配比進一步細分為5%以內低配、10%以內中配、15%以內標配、20%以內高配,是青銀理財含權類產品布局的一大創新系列。
“微含權”也是理財公司含權投資的真實寫照。相比銀行理財公司成立之初動輒10%、20%、30%的含權投資比例而言,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含權比例處于較低水平。據理財公司測算,若含權比例低于3%,依靠固收的大頭基本能達到業績基準,若含權比例在5%以內,產品至少能保證正收益,但若超過10%,理財產品就很難保證正收益了。因此,目前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的含權比例普遍在1%~3%。
【收益情況】
周度收益情況:上周所有類別人民幣公募理財錄得正收益。固定收益類理財周收益率繼續回升,近一周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0772%,混合類、權益類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近一周平均凈值增長率分別為0.2038%、0.8588%、0.942%。固定收益類各期限產品平均周收益率均為正,基本符合期限溢價,3年以上期限產品近一周凈值增長率均值最高,為0.135%;1個月以內期限固定收益類產品周收益率最低,近一周凈值增長率均值為0.0601%。
現金類理財人民幣、美元、澳元現金類產品周內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1.421%、3.936%和3.01%。(統計范圍:截至統計日成立滿一個月的現金理財)
負收益情況:上周負收益產品數量占比降至低點,0.63%的人民幣公募理財產品(理財公司發行)近一周收益為負。具體來看,近一周收益為負的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比例分別為0.58%、1.06%、16.22%和0%。理財產品凈值披露相較基金有一定滯后,6月13日的股市下跌尚未在本期理財產品業績表現中顯現。
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各期限產品近一周浮虧的比例回落。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3年以上期限近一周負收益產品占比最低,為0%,2~3年投資期限負收益產品數量占比最高,為2.31%。
【行業熱點】
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創新高,固收產品成“主力軍”
據華源證券固收廖志明團隊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5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合計31.5萬億元,較4月末增加0.19萬億元,較上年年末增長1.58萬億元。與此同時,產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固收類產品成為理財規模反彈的最核心資產。
〔數據來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南財理財通,其中行業熱點內容整合自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