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近日,平安銀行(000001.SZ)公布2024年年度業績報告,也拉開了上市銀行2024年年報披露的帷幕。
去年,該行營業收入為1466.95億元,同比下降10.9%;凈利潤445.08億元,同比下降4.2%。凈息差為1.87%。
從年報中也能明顯看出平安銀行調整資產結構的跡象,表現為對公驅動資產擴張,零售改革進入深水區等特點。
“血已經止住了,造血還需要過程?!逼桨层y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恒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談及零售業務調整,“總結過去一年多的經歷,我認為我們已經在戰略上取得了共識并開始行動,但零售業務改革的難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p>
平安銀行的零售業務觸底了嗎?面對當前市場上的種種疑問,冀光恒在會上也篤定地說,“將來,平安銀行還是一家以零售見長、以零售為主、帶有科技基因的一家銀行,這是毫無疑問的?!?/p>
“掌舵”這家市值超2千億的銀行近兩年之際,冀光恒圍繞整體戰略方向、業績表現、零售改革、對公補位、組織架構改革等市場關心話題,與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展開深入對話。
平安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恒
支持民企:民營企業貸款約占企業類貸款比重超50%
21世紀:平安銀行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冀光恒: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后,平安銀行高度重視,總行黨委班子第一時間集中學習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并就相關落實工作作出部署。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將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納入各經營機構“黨業融合”考核評價,強化黨建引領,深化黨業融合。
二是強化資源支持。圍繞貸款定價、風險政策、授信審批、盡職免責等領域,推出一系列針對性配套政策,包括:動態調整FTP貸款定價、差異化設置補貼政策,持續構建“一視同仁”風險政策和機制,建立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實體經濟相關行業貸款業務綠色審批通道,建立健全民營企業貸款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等。
三是深化全產業鏈經營。深入挖掘民營企業融資需求,在加大一般信貸供給的同時,深入供應鏈場景,運用“金融+科技”能力創新業務模式,支持企業供應鏈上下游,全面助力民營企業發展。截至2024年末,全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9796億元,占企業類貸款比重57%。
同時,針對民營企業中的小微企業,平安銀行積極貫徹落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要求,從供需兩端發力,優化小微企業產品和服務體系,強化小微企業對接和服務,提升小微企業服務能力。
總行層面,創新推出“4+1”產品體系,包括“科創貸、擔保貸、信用貸、抵押貸”四大標準產品和“場景貸”一大綜合服務方案。分行層面,緊密圍繞當地經濟和產業特色,加強小微企業對接,針對小微企業實際需求,靈活適配產品和服務等。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957億元。
經營業績:一邊提升資產收益,一邊降低負債成本
21世紀:去年第三季度,平安銀行的凈息差下滑幅度已經大幅收窄了,這是如何實現的?貴行在提升資產收益和降低負債成本兩端采取了哪些舉措?如何判斷2025年的凈息差表現,挑戰有哪些,提前做了哪些準備?
冀光恒:2024年平安銀行凈息差為1.87%,同比下降51bp。在讓利實體經濟、市場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新發放利率持續走低,疊加貸款重定價效應,行業息差普遍面臨壓力,2024年銀行業平均息差已下降至1.52%;
在我行內部層面:資產端,利率下行、零售高收益高風險貸款繼續壓降;負債端,付息率持續優化,但資產收益率降幅大于負債成本優化幅度。四季度下降是因為在資產端,利率下行、零售高收益貸款繼續壓降,對公新發放利率持續走低等。
展望未來,在資產重定價及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預計2025年凈息差仍有下行壓力,但下降幅度有望收窄。平安銀行將繼續加強資產負債組合管理,精細化定價管理水平,做好前瞻引導,緩解息差下行。
在資產端,將持續做好大類資產配置,鼓勵優質信貸投放,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同時,將加強市場研判,靈活動態配置同業資產,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在負債端,將聚焦引導吸收低成本結算類存款,管控高成本存款,靈活調整外幣資金吸收策略,敏捷擺布存款與同業負債吸收節奏,全力控制和降低整體負債成本。
21世紀:平安銀行管理層在去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做了一個預計稱,在今年初,平安銀行整體的付息率會有較明顯的優化。請問這個預判是否已經實現?平安銀行如何多維度優化存款成本,做付息率管控?
冀光恒:2024年,平安存款付息率2.07%,同比優化13bp;其中,人民幣付息率同比優化14bp。四季度單季度存款付息率1.91%,較三季度環比優化12bp。
一是主動加強了對高成本長久期存款的管控,其中協議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三年定期謹慎續作;二是嚴格遵守定價自律機制要求,順應市場變化,降低存款定價;三是持續強化客戶經營,促進低成本結算類存款沉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存款定期化趨勢。
2025年,平安銀行存款經營將更注重成本優化,不追求規??焖僭鲩L,在流動性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改善存款結構。當前處于降息周期,高成本存款將陸續到期重定價,帶動付息成本優化。
一方面加強內外部定價管理,在降息周期下,下調客戶定價,降低存款成本;另一方面加強對高成本存款規模及占比的管控,積極拓展低成本結算類存款,優化存款結構。
戰略改革:堅持零售銀行戰略定位不動搖
21世紀:在你掌舵平安銀行近一年半以來,平安銀行戰略改革的落地情況怎樣?在日趨競爭激烈的銀行業市場中,2025年,平安銀行還有哪些改革動作?
冀光恒:平安銀行自2023年下半年起,啟動了戰略改革,主要目標方向一是堅持零售銀行戰略定位不動搖。二是主動調整業務結構,提升優質客戶和資產占比,提升自營隊伍能力,提升全行風險管控能力。三是全面推動跨條線、總分行融合協同,提升整體經營合力。四是完善組織文化,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夯實可持續發展根基。
基于以上目標方向,2024年,我們明確和重申“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睉鹇苑结?,全面推進深化戰略轉型各項舉措。2024年,平安銀行改革調整疊加經濟周期,經營管理承受了較大壓力,但整體業績表現持續保持穩健,全行不良貸款率1.06%,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250.71%,保持同業較優水平。
零售方面,自營隊伍獲客能力、產品市場競爭力、客戶經營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均有提升。單月個人貸款余額降幅逐漸收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7.4%;個人存款余額1.2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6%,付息率較上年優化0.15個百分點;管理個人客戶資產(AUM)余額接近4.2萬億,較上年末增長4%。
對公方面,存貸款規模增長良好,對公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2.4%;負債成本持續優化,存款付息率同比降低0.12個百分點;制造業、科技企業、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貸款保持兩位數增長。資金同業方面,精準把握市場機會,其他非利息凈收入大幅增長68.7%。
2025年,從外部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挑戰,但隨著一系列政策舉措逐漸顯效,將為經濟金融提供強有力支撐;從內部看,平安銀行戰略轉型目標和方向正確,且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的一年,一方面,持續推動戰略轉型舉措落地,深化客戶經營,升級產品體系,強化風險管控,做強自營隊伍,做實腰部分行,強化跨條線、總分行協同,進一步加強負債成本、風險成本、管理成本等全成本管控,持續提升銀行經營效益。
此外,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協同融合,進一步提升總行賦能分行、分行主動經營、跨部門跨條線協同合作的能力,全面提升“全行一盤棋”的綜合作戰能力。
21世紀:當前平安銀行零售轉型進展如何?在“零售做強”方面下一步有何重點發力方向?
冀光恒:零售轉型是一個周期性的過程,考驗經營的耐心和韌性。過往零售的經營模式亟待升級,貸款業務偏高風險高定價、存款業務高負債成本的局面需要改變。
平安銀行堅持零售戰略定位不動搖,經過一年多的改革,逐步夯實結構性經營基礎,通過吸引優質客戶、調整客群結構,推動資產結構持續優化。
雖然貸款、營收、利潤等結果指標有下滑,但已經看到過程指標發生變化。例如,存款方面:規模穩健增長,付息率持續優化(零售存款較年初增長6.6%、付息率較上年下降15bp至2.18%);貸款方面:貸款余額降幅逐季收窄,部分貸款產品企穩回升(例如按揭、汽融);風險方面:高風險資產規模大幅下降,年末個人貸款不良率較三季末下降4bp至1.39%。
未來,平安銀行將堅定特色銀行發展道路,聚焦隊伍、產品、客戶等戰略要素升級,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持續升級兩大業務板塊。在L端:貸款將持續做大基石類貸款規模;加快研發、試點重點產品增收入;在A端:存款做大規模、降低成本;財富管理做大中收、提升獲客規模和質量。零售過往貸款偏高風險高定價、存款高負債成本的經營模式亟待升級,隨著階段性調整初見成效,未來營收和利潤的改善效果將逐步顯現。
對公補位:加大信貸投放,提升資產質量
21世紀:平安銀行對公業務對零售業務的支撐體現在什么地方?今年的對公資產投放會更加注重哪些領域?
冀光恒:營收占比方面,今年一方面我們會推動零售業務止跌回升,另一方面會積極推動對公補位,加大信貸投放,提升資產質量,客觀來說,在市場下行的環境下,我們會努力實現跨越周期,做對銀行長期穩健經營最有意義的事情。
對公資產投放方面,2024年末,企業貸款余額1606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4%。2025年,平安銀行將延續去年在基建民生、高端制造、能源行業、科技企業領域的關注,加大中長期貸款、項目貸款、科技金融的投放力度,繼續發揮供應鏈、跨境、并購、銀團等產品優勢,激發分行活力,強化精細化定價管理。
同時,在量價平衡方面,重量也重價,加大中風險中收益產品的投放和占比,提升貸款收益率,增加對公營收。此外,在資源、風險政策等方面繼續給與對公業務支持,延續去年的增長勢頭。
未來,平安銀行一定還是一家以零售為特色的銀行,零售營收和利潤在全行的比例一定是主導,同時,也會在零售經營理念、服務水平、產品貨架、隊伍管理方面全面提升,擦亮平安銀行的零售名片。
架構改革:經營重心向分行傾斜
21世紀:平安銀行本輪組織架構改革將經營重心向分行傾斜,取消行業事業部制等。目前架構調整已有一年,對總分行權責劃分、資源配置效率產生了哪些實質性影響?在區域經濟分化加劇的背景下,分行自主權擴大后,在“激勵分行活力”和“控制風險”上怎么做好平衡?
冀光恒:改革實施以來,面對內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平安銀行積極順應形勢,主動應對挑戰。去年年初,總行架構已經完成調整,2024年我們主要落實分行的架構調整,加強總分之間的協調聯動,提升分行的一線經營能力。
一是管理升級,貫通總分支管理,總行部門集中辦公,分行推行等級行制度,信用卡和汽融分部亦實施屬地分行雙線管理;二是機制優化,推動基本法及薪酬體系優化,實施零售基本法改革,優化干部薪酬體系,強化激勵作用;三是隊伍建設,開展干部盤點和輪動,強化公開競聘,推進職位序列改革,完善分行班子管理,大力推動應屆生招聘。
賦能經營發展方面,通過架構、機制優化調整,更大程度激發組織活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優化人力成本、提升組織效能,為平安銀行繼續深化改革、保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做強分行方面,通過提升分行主動經營能力,做實分行一盤棋經營,支持零售業務發展。首先是客戶經營,深化公私聯動,拓寬代發工資、平臺獲客引流等場景,帶動零售優質客戶持續增長;強化分行綜合經營,對公零售協同經營服務零售客戶。其次是資源配置,通過提升分行對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分行可結合本地特色和優勢產業,靈活配置資源,實現差異化經營。
此外,在風險管理方面,落實“一行一策”的風險審批政策,已建成“體系化+全流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垂直獨立,風控機制覆蓋前中后,有效把住風險底線。
同時,在現有風險體系下,以客戶風險評級為基礎,高評級客戶擴權、低評級客戶收權,因機構、因人、因業務類型而異,不是一刀切。總行強化后督評價機制,監督分行行權質量,加強指導、糾偏,促進授權合理使用,做得好繼續,做不好就調整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