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3月18日,中國激光雷達巨頭禾賽科技遭美國知名做空機構藍鯨資本(Blue Orca Capital)做空,當日股價一度下跌超10%。禾賽科技隨后回應稱,“強烈反對Blue Orca Capital報告中的指控,并認為其毫無依據。”
不過市場在短暫反彈后,3月20日再度下跌7.23%。
“空襲”屢敗
藍鯨資本被業內成為“殺人鯨”,以做空中概股聞名。
其成立于2018年,創始人為美國格勞克斯研究(Glaucus Research)前聯合創始人安達爾(Soren Aandahl)。曾多次做空中國企業,比如名創優品、安踏、中國飛鶴都曾是其目標。
不過,在持續做空中國公司的過程,也多次遭到“打臉”。
2019年5月30日,安達爾在當年某投資論壇上公開質疑安踏管理存在問題,并稱安踏的股價還有34%的下跌空間。其還直指安踏旗下運動品牌FILA的核心財務數據存在夸大嫌疑。
當日安踏體育股價一度急挫近13%,隨后回升收跌5.53%。面對狙擊,安踏迅速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其董事會強烈否認報道中的有關猜測,認為有關猜測并不準確并具有誤導性。
同時披露公司關聯人士以49.11港元現金認購新股份,較認購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折價約1.19%,認購款總計7.78億港元。隨后,安踏股價高開超1.8%,此后漲幅迅速擴大至近6%,最終收漲2.24%。
2020年7月8日,藍鯨資本再次將目光瞄準中國飛鶴。羅列包括通過未披露關聯方物流公司虛增收入、夸大了嬰兒奶粉的收入、調低數十億元的運營費用等諸多問題。
中國飛鶴選擇發布公告“硬剛”,對于“殺人鯨”的指控予以堅決否認。且公布當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稱,主要得益于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的大幅增長,收入將大幅增長超40%。中國飛鶴隨即拉漲,盤中創歷史新高,最后收漲7.21%。
“空穴”來風
藍鯨資本在報告開篇直言,“(禾賽科技)聲稱的收入似乎與其最大客戶的購買量不一致。它聲稱擁有行業領先的利潤率,這違背了金融物理定律。它聲稱其業務終于實現了持續盈利,但未能向投資者披露它已經失去了最大的客戶,并且正在裁員高達30%的員工。”
藍鯨資本所謂“最大的客戶”是誰?
蓋世汽車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禾賽通過理想L6/7/8/9以及理想MEGA五款車型,合計配套了23.8萬顆激光雷達,為小米SU7供應了10.07顆激光雷達。
藍鯨資本則稱,“盡管投資者有時會認為禾賽最大的客戶歷來是理想汽車,但事實并非如此。禾賽可能向理想汽車銷售了更多的產品,但禾賽聲稱,通過向開發自動駕駛的美國 OEM銷售更高價位的 LiDAR 產品,獲得了更多收入。”
這家美國OEM指的是通用汽車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藍鯨資本認為隨著通用汽車決定終止Cruise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的資金支持,也終止了與禾賽科技的購買協議。
此外,藍鯨資本引用媒體報道認為,“裁員高達30%的員工與禾賽聲稱它最近轉危為安的說法以及它關于未來將持續盈利的建議不一致。但大規模裁員絕對與面臨失去最大客戶的企業是一致的。”
對此,3月19日,禾賽科技最新回應稱,“已關注到做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發布的報告。禾賽始終秉持嚴格的商業道德標準與合規要求。我們強烈反對Blue Orca Capital報告中的指控,并認為其毫無依據。”
這一次,藍鯨資本會被“打臉”嗎?21世紀經濟報道將繼續關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