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 北京報道
“眼下,最大的難題在于建立一個獨立的金融結算體系,在貿易結算方面推動更多各國本幣的使用,以便真正擺脫美國和歐洲的主導影響,實現更高程度的自主與互惠。這仍是金磚國家亟需解決的一項關鍵任務。”近日,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埃及理事會主席、Qalaa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瑪麗安·加利(Marianne Ghali)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說道。
近日,由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主辦的2025金磚國家女性領導力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金磚織錦,巾幗添彩”為主題,邀請了金磚及“金磚+”國家優秀女性政商學及文化界代表與會。加利在采訪中強調,金磚合作機制為女性商業領袖搭建了更廣闊的舞臺,而女性力量的崛起也為金磚合作增添了更多活力。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金磚國家已經成為塑造國際格局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金磚國家不斷發展壯大,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超過三成,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金字招牌。成立于2000年的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是國際多邊機制中由女性工商界領袖主導的唯一平臺,為女性參與金磚工商合作和國際交流搭建了重要平臺。
她表示,如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已發展成為兼具戰略協同性與高效決策力的成熟制度架構,其經濟可行性在實踐層面獲得充分驗證。這一新興經濟體群體通過相互開放、降低貿易壁壘,促進了彼此之間的貿易往來與相互協作。“金磚合作機制的出現代表著一個不同于西方主導體系的新集團的誕生,這使其更具可持續性和吸引力。”
談及中國與埃及的合作前景,她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中國和其他共建國家帶來了從全球化向區域合作轉型的機會,也為全球南方國家創造了更加平衡的發展路徑。這不僅對中國意義重大,對包括埃及在內的所有參與國家也同樣如此。“埃及完全有條件成為這一倡議的受益者。”她說,“無論是貨物流通、供應鏈優化,還是多邊合作機制的深化,都有望對埃及經濟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大金磚”亟需拓展更多本幣結算空間
《21世紀》:在美國孤立主義背景下,你如何看待金磚國家合作的意義?
加利:金磚國家如今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體,這與過去發生的種種變化密不可分。三四十年前,人們幾乎沒有預見到這個團體可以發展到今天這樣有影響力。它們經歷了重重挑戰,卻依然屹立不倒。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不斷自我完善,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活動,也達成了更多的合作。單極的經濟或政治體系從來都不是健康的體系。金磚國家的運作方式是由最初加入的五個主要成員國在所有事務上達成完全共識,這使其在政治與經濟層面上都保持了高度的平衡。
如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已發展成為兼具戰略協同性與高效決策力的成熟制度架構,其經濟可行性在實踐層面獲得充分驗證。這一新興經濟體群體通過相互開放、降低貿易壁壘,促進了彼此之間的貿易往來與相互協作。金磚合作機制的出現代表著一個不同于西方主導體系的新集團的誕生,這使其更具可持續性和吸引力。眼下,最大的難題在于建立一個獨立的金融結算體系,在貿易結算方面推動更多各國本幣的使用,以便真正擺脫美國和歐洲的主導影響,實現更高程度的自主與互惠。這仍是金磚國家亟需完成的一項關鍵任務。
《21世紀》:作為埃及理事會主席,你認為金磚國家如何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治理和經濟格局中的影響力?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對埃及意味著什么?
加利:埃及已經意識到,同其他金磚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且這一領域的合作可以通過制度性的安排不斷加強。貿易壁壘已經有所減少,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跨境產能合作進一步提升。此外,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等組織也在幫助打破經濟合作的障礙,不僅為貿易本身創造了更多機會,也為女性參與貿易活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這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性。我認為,通過深度參與金磚合作機制,埃及已經獲得了經貿合作網絡擴展的紅利,必將繼續成為該機制的堅定支持者之一。
對埃及來說,加入金磚國家意味著建立新的合作關系,不斷深化同金磚國家的聯系。比如,金磚框架下的各類商會在推動各國之間的交流,不僅共享信息,還在不斷創造貿易和經濟投資的新機遇。對于埃及來說,吸引投資已經成為經濟增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埃及正在積極邀請所有金磚國家成員參與埃及的發展與投資建設。埃及為各國投資者創造了大量機會,并且正在不斷優化投資環境,為各方提供更加良好的發展平臺。
共建“一帶一路”帶來更加均衡的發展機遇
《21世紀》:當前,關于中國經濟的前景引起了很多討論,你的觀點是什么?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對埃及等新興市場國家有何影響?
加利:中國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都有深遠影響。當中國經濟轉向新常態時,必然會引起外界的普遍關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GDP增速預期約為5%,在全球范圍內依然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當前,很多國家面臨通脹持續走高的問題,能源價格的上漲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困境,也使得部分國家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需求有所放緩。這種情況更多是全球政治局勢變化帶來的連鎖反應,并非中國本身經濟發展的內在問題。
我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中國和其他共建國家帶來了從全球化向區域合作轉型的機會,也為全球南方國家創造了更加平衡的發展路徑。這不僅對中國意義重大,對包括埃及在內的所有參與國家也同樣如此。埃及完全有條件成為這一倡議的受益者。無論是貨物流通、供應鏈優化,還是多邊合作機制的深化,都有望對埃及經濟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21世紀》:你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機遇?你認為埃及企業在中國市場中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是什么?基于你的投資經驗,哪些行業或領域值得埃及企業重點關注?
加利:中國市場的競爭的確非常激烈,但我們在很多領域也有合作的空間。比如,在技術轉移方面,雙方有很大潛力可挖;埃及可承接部分中國產業轉移,成為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不過,如果是埃及企業直接在中國開展業務,我認為其可行性還有待進一步評估,很多埃及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都主要是為了這里采購,以掌握自己的供應鏈。在我看來,人工智能、電信等領域對埃及來說尤為重要,這些產業亟需技術合作與資源對接。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合資企業或其他合作形式,在中國開展一系列具體項目,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企業為埃及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1世紀》:中埃兩國近年來經濟合作日益加深。你能否分享一兩個讓你印象深刻的案例?這些項目如何推動了埃及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或就業方面?
加利:大約兩個月前,我們接待了一個來自中國的代表團。在此之前,我專門做了一些調研,以深入了解中埃之間的合作情況。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已有2000多家中國企業在埃及投資并開展業務,它們都非常活躍。在建設領域,中國企業正在為我們新首都的建設提供支持,帶來了寶貴的經驗、專業技能以及高效的管理方式。
此外,我了解到還有一批新的投資項目正在推進中,這讓我非常振奮。例如,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即將落地埃及,一家中國化工巨頭將在埃及建造一個工廠,礦業領域也有一些新動向。埃及對于這些新投資持高度歡迎態度,并致力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無論是在法律制度、稅收政策,還是企業設立和運營流程方面,都在積極優化,力求簡化程序、提升效率。
《21世紀》:中國企業的投資對埃及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和工作崗位方面?
加利:自塞西總統上任以來,埃及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橋梁、列車、港口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大型基建項目不僅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水泥、鋼鐵等建材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繁榮。大規模的建設需求進一步吸引了投資,可以說,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推進是非常必要且卓有成效的,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21世紀》:對于中國企業,你當前會建議他們重點關注埃及的哪些投資機遇?
加利:有很多大型項目具備良好的投資前景,包括采礦、物流與港口、造船、鐵路建設,以及工業和化工領域。上述領域都為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制造”物美價廉,頗受當地歡迎
《21世紀》:近年來,埃及社會對“中國制造”的看法發生了哪些變化?
加利:我認為,人們逐漸意識到“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中國制造如今已經呈現出豐富的產品層級,涵蓋了不同檔次的質量和價值。整體而言,中國產品的質量有了顯著提升。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埃及在大多數消費品領域都對價格較為敏感,因此價格適中、供應鏈穩定的中國商品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質量被犧牲了。正是因為中國擁有高效的經濟體系和合理的定價機制,埃及才能以更具性價比的方式獲得多種商品與原材料。現在,人們普遍認識到中國制造的質量是可以根據需求不斷提升的,我們也看到中國商品在質量上已經實現了明顯的分級與進步。
《21世紀》:埃及新首都項目被視為埃及經濟轉型的關鍵。你對項目的當前進展和未來潛力有何評價?中國企業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加利:這一項目已取得顯著進展。標志性建筑“標志塔”已成功竣工,政府各部委和官員也已整體遷入,如今所有與政府相關的事務都需要在新首都處理。這一轉變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作為一個超大型項目,它的周期相對較長,造價也比預期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施工周期拉長、原材料價格上漲,同時對工程質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我認為,這將極大提升開羅城市中心的整體面貌。目前,住宅項目也在同步推進,私營部門的投資項目也在不斷落地,區域的整體需求正在逐步釋放。此外,未來還將有一條高速列車線路貫通新首都,使普通市民也能更加便捷地前往這一新區域。
新行政首都的標志塔及其周邊建筑由中國建筑集團承建。他們的表現非常出色,不論是施工效率還是工程質量,都令人贊賞。他們在該項目中不僅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在融資方面提供了幫助。
埃及的經濟瓶頸集中在出口導向型產業
《21世紀》:憑借你在埃及私募股權領域超過30年的經驗,你認為埃及經濟當前的主要瓶頸是什么?對于有意投資埃及的國內外投資者,你會推薦哪些領域的機遇,例如基礎設施、教育或醫療?
加利:我認為,埃及目前的瓶頸主要出現在出口導向型產業上。在跨境物流環節上存在一些效率偏低的問題。但整體來看,現在的瓶頸情況比過去已經大為改善。過去,無論是辦理相關文件、獲取經營許可,還是申請工業用地,都極其困難。而現在,在幾乎所有領域,這些流程都變得更加便捷可及。防守型行業已較好地應對了通脹與經濟放緩的影響,因為它們本身就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至于人們常抱怨的“官僚主義”問題,這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存在,并非埃及獨有。
我認為,工業是埃及經濟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目前,政府對工業發展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尤其是與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相關的企業,正獲得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在稅收政策方面,埃及相較于很多國家仍具有一定優勢。但出口仍然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瓶頸——我們的出口總量還遠遠不夠,對出口的支持力度也仍顯不足,不論是在物流體系,還是在整體營商環境方面。
《21世紀》:談到埃及的出口,美國政府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埃及的出口?
加利:這一點目前還很難有明確結論,但從埃及的出口結構來看,我們主要面向的是歐洲市場。無論是農產品、成衣產品,還是建材類產品,我們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基本都是歐洲。相較之下,我們向美國的出口份額并不大。因此,雖然會有一定影響,但相較于那些對美出口依賴度高的國家,埃及所受的沖擊會小很多。
我們的主要出口伙伴一直是歐洲,這既因為地理上的接近,也由于農產品方面對轉基因標準的不同,以及價格上的競爭優勢。當然,從全球貿易格局來看,美國加征關稅可能會間接影響整體需求,進而對我們造成一定的連帶沖擊,但整體而言,埃及的處境相較其他國家還是相對較好的。
“她力量”日益凸顯,為金磚注入新動力
《21世紀》:怎么看成立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的意義?在2025金磚國家女性領導力論壇上捕捉到了怎樣的信號?
加利:我對論壇上來自金磚國家的女性企業家的數量感到驚訝。她們來自醫療、媒體、采礦、造紙業等各個行業,讓人印象深刻。我認為,這對埃及女性企業家來說是非常有啟發的,展示了金磚國家女性在商業領域的巨大潛力。總的來說,這也揭示了金磚國家可以加強合作的巨大潛力。在論壇期間,我們展開了很多商業洽談,這對我所在的公司有很大的價值。我期待通過這樣的活動進一步挖掘同其他金磚國家企業的合作。
《21世紀》:作為女性領導者,你如何看待女性在經濟和商業領域中的作用?對希望在商業領域大展拳腳的女性有何建議?
加利:埃及非常幸運,涌現了多位出色的女企業家,既有銀行家,也有政治家,還有專業醫護人士等。在勞動力隊伍中,高層管理崗位同樣活躍著大量女性,不僅限于中層管理。女性在整個職場中,尤其是高層崗位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幾年前,埃及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本國企業的董事會中,女性比例不得低于20%。目前,大多數公司都已遵守這一規定,并且沒有遇到太多阻力或限制,女性在職場上的晉升空間以及職業技能的發展得到了較好的保障。
我的建議是,只要堅韌不拔、全力以赴,制定清晰的規劃,就能脫穎而出。目前,許多領域都能看到女性的身影:有的投身出口貿易,有的擔任家族企業的管理者,也有的在銀行或其他行業擔任高級職務。我相信,成功的女性需要堅持不懈、專注投入,她們具備專業技能、豐富知識和實踐經驗,正是在這些優勢的推動下,才贏得了今天的成績。
(實習生范書晴、蘇洋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