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4月30日,特斯聯更新招股書并披露最新財務數據。招股書顯示,成立于2015年的特斯聯,是中國AIoT行業的參與者,致力于以科技推動產業升級及空間智能化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其AIoT領域模型、AIoT基礎設施及AIoT智能體已逐漸成為其空間智能體系的核心技術支撐。
近年來,開源基礎模型的持續迭代,為AI行業生態格局帶來深遠影響。AI大模型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AI智能體也迎來全面爆發。在此背景下,特斯聯業務迎來高速增長期。從招股書更新情況來看,特斯聯2024年度收入為18.43億元,相較2023年同比提升83.2%。2022年、2023年,特斯聯的收入分別為7.38億、10.06億。由此測算,2022-2024年特斯聯復合增長率達58.0%,這讓它成為AI行業營收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2024年營收增長超80%,降本增效帶來現金流持續優化
近年來,隨著AIoT與大模型的加速融合,AIoT市場迎來高速增長期。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全球AIoT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CAGR)超過31.7%。
就中國市場來看,灼識數據顯示,中國AIoT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8210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393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1.1%。預計到2028年,中國公域AIoT市場規模將達到7440億元,2023-2028年的CAGR為12.8%。
特斯聯自創立之初即聚焦于AI與IoT技術的創新技術融合,其在9年時間里構建了AIoT全棧式技術產品體系。當AIoT市場發展步入快車道,作為行業頭部企業的特斯聯近年也有著不俗的業績表現。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特斯聯收入分別為7.38億、10.06億、18.43億。由此測算,2022-2024年特斯聯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58.0%,領跑于AIoT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其他營收在10億元以上的AI公司,特斯聯也體現出領先優勢。2024年,商湯科技、地平線、優必選、第四范式營收分別為37.7億元、23.84億元、13.05億元、52.61億元,相較2023年同比增速分別為10.8%、53.6% 、23.6%、25.1% 。對比來看,特斯聯已然成為AI行業營收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營收的增長通常與高效的企業治理與團隊設置密切相關。
據接近公司的投資人透露,自去年開始,公司對內部人員及業務結構進行了系統性梳理,針對生成式AI的發展,分別設立了AIoT Infra、AIoT LM和AIoT Agent團隊,以應對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營收增長的同時,特斯聯在成本端的控制也頗有成效。招股書顯示,特斯聯三費費用率(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由2023年的76.9%下降至2024年的45.0%。
得益于向好的營收趨勢,2025年,特斯聯新增投資6.5億元,招股書披露,本輪為D++輪的投資獲得所得款項,新入股股東包括:青島匯鑄、青島得厚、九江鄱湖、長沙經開等國有資本,諾哲瑞英、上海瑞力等產業基金。
另外,在市場拓展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聯的產品已被來自全球160個城市的800多個客戶部署,包括中國、阿聯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聯在手訂單金額達23億。公司總客戶數量由2022年的224個、2023年的330個提升至2024年的342個,客戶結構實現進一步優化。
三大業務板塊升級釋放增長新動能
今年以來,中國AI公司DeepSeek發布的DeepSeek-R1系列模型,憑借其創新的架構設計、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路線,成為全球科技圈、創投圈關注的焦點。
作為異軍突起的中國力量,DeepSeek為AI行業生態帶來深遠影響。業內人士分析稱,以R1為代表的系列基礎模型的發布,顯著降低了AI市場對 CUDA 生態系統的依賴,國產信創算力迎來全新機遇,對智算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全新的模型訓練及推理范式使 AI 算力成本進一步降低,加速了更多應用生態的崛起,也極大提升了模型的訓練及推理效率。
被視為AI大模型落地應用重要載體的AI智能體(Agent),正掀起新的行業風暴。據Research and Market預測,AI智能體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8%。
在此背景下,作為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融合創新的代表企業,特斯聯的業務體系實現全面升級。公司聚焦AIoT領域模型、AIoT基礎設施、AIoT智能體三大戰略方向,推動前沿技術與產品體系的迭代升級。
三大業務板塊的優化升級,構建了特斯聯的空間智能技術版圖,也為未來的業務持續增長帶來新動能。
從宏觀角度來看,近年來,中國正不斷加大在AI市場的投入。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包括系統軟硬件及服務)達1540億美元,而中國已經崛起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市場,人工智能的支出在2023年達到148億美元,占全球人工智能支出的約10%。
如今在美國發起的貿易戰背景下,中國正通過強化AI產業的自主可控性,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性,提升產業鏈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特斯聯的技術路徑恰好呼應了這一趨勢:基礎設施層實現全周期自主可控,領域模型基于國產大模型深度優化,智能體產品在多種場景逐漸實現應用。這種技術自主可控與場景縱深落地帶來的雙重優勢,讓特斯聯在當前市場環境中打開全新增長空間,更為中國突破技術圍堵、把握人工智能時代話語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