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31家理財公司合計有2,964款(按登記編碼核算)人民幣封閉式公募產品到期,同比2024年一季度增長37.6%。分投資周期來看,6~12個月期限到期產品數量位居第一,達1,049只,占比35.4%。
2025年一季度到期的封閉式固定收益類人民幣公募產品中,84.78%的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下限,業績比較基準中樞達標率為48.74%。6個月以內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達90%以上。長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則承壓。收益方面,封閉式固定收益類人民幣公募理財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為2.97%。
6個月以內期限固定收益類理財業績下限達標率超九成
2025年一季度31家理財公司合計有2,964款(按登記編碼核算)人民幣封閉式公募產品到期,同比2024年一季度增長37.6%。其中,固定收益類、混合類分別到期2,884只、80只。
分機構來看,平安理財、興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到期產品數量位列前三,2025年一季度到期產品數量在160只以上。
分投資周期來看,6~12個月期限到期產品數量位列第一,達1,049只,占比35.4%,數量占比較2024年一季度提升6.49個百分點;其次為3~6月期限產品,有910只到期,占比30.7%;1~2年期限的到期產品有691只,占比23.3%;其余投資周期到期產品數量占比不足10%。
由于固定數值報價型產品和區間報價型產品數量較多,課題組主要對上述兩類產品的達標率和到期收益水平進行分析。在剔除了因信息披露不達標導致無法計算到期年化收益率的樣本后,課題組以2,861只(按登記編碼核算)到期人民幣公募產品為樣本進一步分析。
在2,861只到期產品中,固定收益類、混合類理財分別有2,786只、75只。到期產品綜合業績中樞達標率為48.23%,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3.36%。
一季度封閉式理財業績中樞達標率承壓。2025年一季度到期的封閉式固定收益類人民幣公募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4.78%,業績中樞達標率為48.74%。分期限看,6個月以內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達90%以上,其中1~3個月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最高,為97.08%,其次為3~6個月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96.31%。長期限產品達標率較為慘淡,2~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封閉式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分別為25.42%和0。6~12個月期限產品1月達標率尚在90%以上,但2月、3月達標率走低。
固定收益類理財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為2.97%。分期限看,3年以上期限產品平均收益最高,算術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為3.55%;其次為1~2年期限產品,算術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為3.49%;此外,2~3年期限產品算術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為3.13%。
因無風險利率較高,固定收益類美元理財到期收益率也較高,一季度到期的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美元公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89%,其中6~12個月期限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為5%。
混合類產品到期達標率整體隨投資期限的拉長而降低。2025年一季度到期的封閉式混合類公募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30.67%,業績中樞達標率為29.33%。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產品達標率相對較高,在70%及以上,不過樣本量較少,最終結果僅供參考?;旌项惱碡斊骄狡谀昊找媛蕿?.95%。達標產品主要為“紅利+”、優先股策略產品。
從機構情況看,理財公司整體達標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收益能力與客戶預期管理能力。在2,786只封閉式人民幣固定收益類到期公募產品(按登記編碼核算)中,寧銀理財、渤銀理財、廣銀理財、法巴農銀理財和高盛工銀理財實現100%業績下限達標。此外,還有15家機構2025年一季度封閉式人民幣固定收益類到期公募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限達標率在80%及以上。貝萊德建信理財和匯華理財業績下限達標率不足50%。其中,匯華理財業績下限達標率為25%。
人民幣固定收益類封閉式產品到期達標率不佳的機構,部分與靜態利率下降過快,產品“定價”略高有關。部分與中長期限“固收+”產品到期數量占比較高有關,近兩年權益市場表現一般,雖然部分含權產品在2024年“924”行情及2025年一季度的科技行情中業績有明顯提升,但仍難以達到此前預設的業績基準。